九陽道善堂 -- 道德經 第四十一章 蠡測
正在加載......
X
 
會員帳號 :
會員密碼 :
忘記密碼  加入會員
分類清單

道德經 第四十一章 蠡測    首頁 > 起源與宗旨 > 郭公騰芳藏應大道師 > 講述紀要
上士聞道,勤而行之;中士聞道,若存若亡;下士聞道,大笑之。 不笑,不足以為道。
故建言有之:明道若昧,進道若退,夷道若類,上德若谷,大白若辱,廣德若不足,建德若偷,質貞若渝,
大方無隅,大器晚成,大音希聲,大象無形,道隱無名。
夫惟道,善貸且成。
 
        《道德經》第四十一章
 
 
 
        看得見、摸得到的道是屬後天的;先天的道,乃沒形體,無物質,永遠不變,無思無為,當極靜時,方有先天道。後天道則由先天而出,因有形體,故會損壞,先天不生不滅之道方是真道。道雖平常,但奧妙無比,一般人卻不易領悟。
 
        上士者,因能體悟道的寶貴,乃能真正親道且勤而學習,把道視作是真正的生命、真正的財產,如孔夫子之勤學態度,亦可稱為上士之一種。但現今社會一般人卻將悅道者 (上士) 視作傻瓜,並把道及悅道者當做芻狗一般地利用,利用後即丟棄,亦不知稱謝,社會之現實可見一斑。中士者,則是有時信道有時背道,生活安定時,亦能信道,但環境變化後可能就不再相信道了。至於下士呢,一聽到「道」便哈哈大笑輕視之。在古代,下士大多是一些無知的人,而現在一般人士包含具社會地位或所謂的知識份子,因不懂或無緣親近道,亦多屬於這一類吧。因為先天的道是無形的,不是一般人可見得到、可理解的,所以相信道、求道、行道的人會被視做傻瓜。若不被恥笑,道也就不足以稱之為大道了。
 
        「故建言有之」以下經文亦見於《老子‧河上公注》,有可能是《河上公》引《道德經》的內容也說不定。曾有許多人質疑《道德經》是否為道祖本人所作?據考證 ,現今所見的道德經的成書的確是歷經多人之手,然寫經的人說是道祖所作也不為過 ,因為唯有道祖才擁有這樣高深的智慧,經書若非他所寫,寫經的人也應是經過道祖的傳授才能寫出那樣的智慧之言。
 
        道祖出生的年代雖早於釋迦牟尼佛和孔子,但距今也不過二千六百多年,為什麼就要稱呼他「道祖」呢?因為他的道「民清則太平,清者之平。」天地未生之前道即已存在。基督教的聖經中說上帝創造世界,是把上帝「形體化」,而我們道家是:道生萬物,其次「蓄之。長之。育之。成之。熟之。養之。覆之。」卻「生而不有,為而不恃,長而不宰。」又「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,萬物建立太極,太極生兩儀,兩儀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........無極生太極........」。道祖是開天地,不是造天地,所以稱他是開天之祖。
 
        司馬遷的《史記》中記載著道祖的事蹟,說他曾任周的守藏室之史 (相當現今國家圖書館的館長),他閱書無數,幾乎全國的圖書他都讀遍了。《史記.老子韓非列傳》記載:「老子曰:『子所言者,其人與骨皆已朽矣,獨其言在耳。且君子得其時則駕,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。』吾聞之,良賈深藏若虛,君子盛德,容貌若愚。」可見祖道早就預言《道德經》的思想必會在後世流傳。他是很懂得進退之道的人,所以他棄官西行出關。像道祖這樣學問淵博有智慧的人,為什麼說他「容貌若愚」呢?因為他很謙虛。
 
        《道德經》云:「人生有三寶,即:慈、儉、不敢為天下先」,這些都是《道德經》中所蘊含的智慧,人們若能信守此三寶,就不用去區分三民主義或共產主義,人人都能享有富裕安定的生活。亦如《太上感應經》所言:「見人之得如己之得,見人之失如己之失。」看到別人成功不嫉妒而視如自己成功一般的為他高興,見到別人失敗就為他分擔憂苦,此種胸懷是大慈大悲,其蘊藏著知足常樂的道理;而「儉」的表現則是自我約束和淡化物質慾望;至於「不敢為天下先」意謂誠意推薦對方才能,例如上位者互相謙讓的君子風度就是「謙虛」的表現,尤其國家領導人若能熟讀和體悟《道德經》,相信應是國家之福。
 
        自「明道若昧」以下十二句皆有「反」的意思。所謂的「明道若昧」是說得道的人好似沒得道,「昧」是「不明白」、「不聰明」的意思,明道的人看起來好似很愚笨,而信奉道祖之人也被視做是很笨、頭腦有問題的人了。而有些學者只知拼命地找資料、研究、寫書出版,用那些有形的文字、學理來詮釋《道德經》的思想,他們忙著寫文章、出書都來不及了,怎還有時間去靜坐,修煉出那無形的、天地未生之前的先天之氣呢?研究、寫書固然重要,但要修煉無形的道必須潛心,若無法潛心,就無法修到那先天地而生的無形的道,也就無法覺悟。悟道乃是要見「性」,「性」比「心」還大,而「無極」便是「性」。
 
        「進道若退」,簡言之,道在前進就好似在倒退一般,以退為進,謙虛是也。然而這樣的理念並不符合現代社會的價值觀,一般世人認為那很消極,以為年輕人會失敗都是因為讀了《道德經》的緣故。因為世人並不一明瞭「無為」乃「無所不為」的 道理。其實,「無」是「有」的基礎,因為懂得謙虛自守,所以才會「無為」,能「 無為」就能「無所不為」。但為什麼進道者看來宛如後退呢?因為他不欲人知,不出風頭,就算讓別人領先也無所謂,而他的道還是不斷地向前進,只是別人不知道罷了 ,所以要說「進道若退」。
 
        「夷道若類」的「夷」是指中原東方的「東夷」,也泛指東方。好比車子行駛在歧區的路上就會比較小心,速度放慢,危險自然就小;但若是行駛在平坦的路上就很容易超速,反而危險性就高。所以說「夷道若類」是在教人要懂得斟酌謹慎,不要疏忽失去警覺。
 
        上德之人的胸懷好似空谷一般,空空的好似什麼都沒有,因為謙虛,故心似太虛,若濟天地,包藏一切萬物,不管是山川、金銀財寶都因為谷的空闊才能藏納,一切的一切都在空虛之中,無所不包,所以說上德之人的度量比天地還大,連天地都含納進去了。一切有形體的東西都被空虛所包圍,此謂「上德若谷」也。
 
        而真正清白者看似不清白,因為他沒有計較的心理,不跟人爭取世俗的利益和名節,不管別人怎麼說,只是虛心,像空谷一般,無所不納,卻仍然清白無染。舉個故事為例:釋迦牟尼佛在世時,有一婦人蓄意破壞他的道行,當眾誣陷佛祖說她腹中懷有他的孩子,繪聲繪影,大聲辱罵,佛祖不生氣也不以為意,只是哈哈大笑。那是「 大白」,世上沒幾人能擁有。相對的,有的人喜歡鬥志,好爭輸贏,只為賭一口氣,卻因此遭人殺害或受牢獄之災,多不值得。大白之人看似受屈辱,但事實上比誰都還清白。
 
        「廣德若不足」,大德之人總感覺自己的德性不足,做了的功德好似沒做一般, 不待世俗來認定,從不感覺驕傲,也不因此而滿足。「建德若偷」的「偷」是指「偷懶」,建立大德的人所做的一切都是符合眾人的利益,問他做了什麼,他總是說沒做什麼,因為他不鋪張,狀似閒散,就好像他什麼都沒做一般,好似很偷懶,其實他是不以功成而自居。
 
        「質貞若渝」,聖人的心像玉一般的澄淨,像明月一般光明,度量又像太虛一般的廣大,凡事順天地而行,不執著就不受限,儘管外在環境不斷變動還是無一項不成,看似混濁其實潔淨無染。如佛祖證道前不受外魔變幻的美女的引誘,其不受外力干擾正是如此。「質貞若渝」乃所謂「真金不怕火煉」是也;「大白若辱」,正如「蓮花出污泥而不染」。
 
        「大方無隅」,道無邊無際,無內外、東西南北、上下之分,無極、無方,乃太虛之故。太虛包含天地,「無隅」就是無窮無盡。「大器晚成」,是說大器之人晚成。速成的東西不是很好,好比榕樹,年代越久就越強健有耐力。所以道祖說人要常健,人生難得,能出世為人很難得。今世能當官是前世修來的福報,或者是前世的遺願或曾經承諾的義務。前世種善因,今世才得善果,不可能種了惡因而得善果的,若前世種善因今世受福報,今世卻不再繼續修行,後果也會很糟糕。
 
        有無相生,好壞照輪,富有、貧窮都只是一時,並非恆久不變,一切皆有輪迴,天道設諸公眾,一切皆有定數。貧窮的人有貧窮的痛苦,富有的人也有富有人的苦惱。而道是無形的財寶,得道的人雖無名利,但比擁有世俗名利的人還要快樂呀。 
 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摘錄於    性與命雜誌    第十期    <2000.06>
 
Copyright © 2015.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禁止複製不當引用 網頁設計 by 網動廣告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