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在加載......
X
 
會員帳號 :
會員密碼 :
忘記密碼  加入會員
分類清單

道德經 第三十七章 蠡測    首頁 > 起源與宗旨 > 郭公騰芳藏應大道師 > 講述紀要
道常無為而無不為。 侯王若能守,萬物將自化。
化而欲作,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。
無名之樸,亦將不欲。
不欲以靜,天下將自正。
 
        《道德經》第三十七章
 
 
 
        《道德經》可分道經與德經兩部份,三十七章以前稱為道經,自三十八章起稱為德經,三十七章乃與第一章相呼應。道是「清靜無為」,守真常的道,才是真諦。
 
        「道常無為而無不為」在說明第一章「道,可道,非常道;名,可名,非常名」。看得見、摸得著、拿得到的東西,非真常的道,因為道乃無為。「無為」是指看不見、摸不著、拿不到的「真常」大道。若看得到、摸得到、拿得到的東西,都有其極限,有時間空間的限制,因其「可道」,並非「真常」;而「無為」乃「不可道」,才是真常的大道。「可道」者,有形體、看得到、摸得到、拿得到,有時空的限制,不是「常有」,所以不是真常的大道,若要「常有」就要「無為」。「有為」的法,有時空的限制,無為的法,因沒有時間空間的限制,乃是真常的大道。真常的道無所不為、無一項不成,即「無不為」。萬事萬物皆道所生,無形的大道,無一項不能為,一切有形之物皆由無形所生。
 
        「侯王若能守,萬物將自化。」王者治民,若能守無為的大道,以此無為的大道作為基礎來治民、治理萬物,萬物將能自化。「自化」意謂自我化育,自生自重,順其本性自然發展,不斷提昇其生息化育;若不用道來治理,萬物萬民亦無法順其自然發展。而萬事萬物若不順其本性自然發展,時間一久就容易產生衝突矛盾。例如「自由」好比就是「自化」,亦即現代普遍提倡的「人權」,人人皆享有基本自由與尊嚴,不應被束縛、壓迫、控制,但若不以道德來限制,只一味提倡人權,這樣的人權是不恰當的。
 
        「化而欲作,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。」萬物在自化生成的過程中產生了「私欲」,就用「無名之樸」來使之鎮靜。萬物自化生成,必然會產生私欲,若不觸犯戒律 (五戒) 的私欲是可以的,但若觸犯了五戒,該如何來使之鎮定?就用無名之樸。「樸」是「源頭」,是「道」,也是無名的道,所謂「大道無名」。而「反樸歸真」,反樸是歸道,歸真也是歸道,「樸」是道,「真」也是道,反樸也就是歸返源頭。私欲之念起時不須畏懼,最怕是欲念已起而不自覺,欲念生時,就用「道」來鎮守,把握「守源關頭」的功夫,回到「不欲」的當時。所以道是無時不刻不能離身的。「無欲」就是靜,靜就是清,若能清靜,則無一不能成,萬物就能順其本性繼續發展。而萬物的本性為何呢?是「善」,所謂「性本善」也,但在自化的過程中產生了私欲,就用道來鎮守,使之回歸本性的善。侯王在統治天下時若產生了私欲,就用道來鎮守,就不會有貪污、奸詐、胡作非為的惡行,百姓就會學道,所以說侯王若來修道,天下一定太平。就像在堯、舜的樸素政治時代,無為而治,不需用太多的律令戒條,百姓都能安份守法,安居樂業。
 
        「無名之樸,亦將不欲。不欲以靜,天下將自正。」「無名之樸」是道,用道的真樸去鎮守自化過程中產生的私欲,「亦將不欲」,就不會觸犯規矩 (不犯戒),正如孔子所說的「不逾矩」。人若無欲就能靜,萬念皆放下,若無雜念,心就如明鏡,若有一絲絲雜念,心就不平了。「不欲以靜」即是不被欲念所牽制、干擾,心若真正冷靜下來無欲時,則比明鏡還明淨,一點污垢都沒有,就可以明辨是非,看自己或別人的是非就會很清楚。能「不欲」又能「靜」,「心鏡」很透明,說不定三世都可以洞見。所謂「明心見性」,就是要遵守「無名之樸」的道,萬事萬物都能如此處理,不欲 (不犯戒)、能冷靜,又能明瞭道之源頭,到那時因無私而放大光明,屆時萬事萬物都能洞澈其本性,順其本性自然發展,天下的人、事、物都將而正常了。
 
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摘錄於    性與命雜誌    第十一期    <2001.12>
 
 
Copyright © 2015.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禁止複製不當引用 網頁設計 by 網動廣告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