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在加載......
X
 
會員帳號 :
會員密碼 :
忘記密碼  加入會員
分類清單

正一道 首頁 > 道教文化 > 道教宗派 > 正一道

天師道
        張陵於漢順帝漢安元年(142)在鶴鳴山聲稱受太上老君之命,封為天師之位,得新出"正一盟威之道",創立天師道。天師道創立是中國道教創立之始,天師道為張陵教團自稱,因其傳正一盟威之道,故後來亦名正一道。張陵本為太學生,於漢安帝延光四年(125)始學道,為黃老道徒。黃老道奉事太上老君,習老子五千文、黃帝九鼎丹法、長生術等,又傳《太平經》。張陵於漢順帝朝帶領弟子入蜀,創立天師道。當時四川盛行巫鬼道,由巫覡為魔王統領鬼兵,以巫術裝神弄鬼聚斂財物,欺誑百姓。張陵的天師道,是傳播《太平經》的黃老道異端教團,又結合四川民俗進行了改造。他以符水為人療病,傳行氣、導引、房中術等長生術布道,用太學裡學官"祭酒"的名號設置道官,以太上老君為教主,以老子五千文為經典,以三官手書勸道民悔過,修橋鋪路,輪番供應米絹、器物、紙筆、樵薪、什物等。張陵的天師道在蜀中盛傳,受到當地巫鬼道的抵抗,但張陵以道法降服八部鬼帥、六大魔王,迫使巫覡歸順天師道,不敢與天師道爭道民。張陵制定禁科戒律,崇祀太上老君和太清玄元之神,禁祀淫邪之鬼,他以清約治民,不但救民疾病,又斷絕淫祀淫盜,整飭社會風氣,深得民心。天師道在蜀中扎根,迫使巫覡改換門庭,當了天師道的祭酒、道民,連"俗好巫鬼"的少數民族也紛紛信奉天師道。
        張陵於桓帝永壽三年(157)去世,其子張衡行其道。張衡高風亮節,閉門修道,教團無甚發展。張衡於靈帝光和二年(179)年正月去世後,巫鬼道復興。巴郡巫人張修篡奪了教權,將天師道和當地巫鬼道結合,道民稱鬼卒,道官稱鬼吏,教令稱奸令,簡化了布道手續和道資,一律收米五斗,故亦被稱為鬼道、米巫、米賊。張修的道團迅速擴大,於漢靈帝中平元年(184)秋七月,組成號稱"五斗米師"的道民軍隊,攻奪郡縣,呼應了中原太平道的黃巾起義。益州牧劉焉於漢靈帝中平五年(188)入蜀,鎮壓了蜀中的黃巾軍,收編了張修的五斗米師,封張修為別部司馬。當時漢室大衰,群雄並起,劉焉亦有異志,藉口"米賊斷道,不得復通",不向朝廷納貢。張衡之妻以養生,有少容,往來劉焉家布道。劉焉悅其姿色,遂任命其子張魯為督義司馬,令其與張修將兵擊中太守蘇固。張魯與張修掩殺蘇固後,斷絕斜谷,復襲殺張修,利用其祖、父兩代的威信,奪回了教權。劉焉死後,其子劉彰立,因張魯不順,遂殺其母及弟。張魯於是自立於漢中,朝廷力不能征,遂拜為鎮夷中郎將,領漢寧太守。張魯利用軍政權力在巴蜀建立了一個道教王國,劃分二十四治為政教合一的教區。他沿襲張修的一些舊章法,又作了增飾,仍稱天師道。
        張魯教團仍有收五斗米的教規,尊其祖張陵為天師,父張衡為嗣師,自號"師君"。來學道者,初仍按張修鬼道習慣稱"鬼卒",受道已信才按張陵教規稱"祭酒",以治頭、大祭酒統帥道民,以三張為師,以《老子想爾注》教化道民,還實行建義舍、寬刑、禁殺、禁酒、收租米、編戶著籍等教規。張魯的教團保持了張陵的黃老信仰,是張陵天師道和張修鬼道的結合體,但比張修教團提高一個層次,比張陵教團更適合四川民情。張魯教團自稱天師道,社會上俗稱為五斗米道,或仍稱為鬼道。張魯於漢獻帝建安二十年(215)降曹,官拜鎮南將軍,封閬中侯,諸子皆封列侯,率道民北遷,次年亡,葬鄴城。張魯道團北遷後,信徒遍及全國,許多豪門世族紛紛入道,天師道教名始顯,五斗米道之號遂不復用。南北朝時,北朝寇謙之和南朝陸修靜分別對天師道進行改造,使之成為成熟的教會式宮觀道教。天師之名,來源於《太平經》。《隶續》截漢末米巫祭酒張普題字碑已自稱"天師道",但社會上對三張教團多稱為"五斗米道"。《晉書.郗鑒傳》稱郗鑒"奉天師道",《晉書.何充傳》亦稱何充"奉天師道",說明魏晉時史家除對孫恩、盧循等民間天師道有米道之稱外,已承認了天師道的教名。據說張魯之弟張衛因不肯降曹而戰死,張衛之第四子張盛夫妻沿江入吳,定居江西龍虎山修道,傳至唐末,漸漸發展成龍虎山天師道團,宋代受朝廷敕封,稱正一道。《張天師世家》載張魯子孫傳龍虎山道團事,唐宋以前世系於正史無徵,有待考證。
龍虎宗
        五斗米道(天師道)發展道以江西龍虎山為中心後的稱謂。實即五斗米道、天師道派的延續。以張陵後嗣遷居龍虎山建教為標誌。但時間尚難考定。《漢天師世家》、《元史.釋老傳》等謂張魯第四子張盛於三國或西晉永嘉間去龍虎山建教。此說疑點甚多,難以取信。據史籍考察,張魯降曹後,其子接封列侯,但無張盛之名。《茅山志》卷十五載有南北朝時張陵幾個子孫之名,有九世孫一人,十世孫七人,其中二人署籍蜀郡;梁簡文帝撰《昭真館碑》、《受籙次第法信儀》等史料中,未有一人居龍虎山。據現存資料,大約在晚唐時,張陵子孫始入居龍虎山。《龍虎山志》卷六《張湛傳》:"二十代湛,字子堅,唐會昌中,武宗召見,賜傳籙壇,額曰真仙觀。" 近似事實。五代時南唐皇帝李璟在龍虎山敕建張天師廟,時人陳喬為撰《南唐新建信州龍虎山張天師廟碑銘》,碑立於南唐保大八年(950),碑中提到的是張陵第二十一代孫張秉一。此後《漢天師世家》所列各代天師,始有史籍可資佐證。據此,張陵後嗣入居江西龍虎山建教,大約始於晚唐。此時即為龍虎宗始建的大約年代。另有一說認為張魯之弟張衛有子名張盛,不降曹氏,獨自攜妻去江西龍虎山修道,但史料亦不足。至宋代,龍虎宗獲得皇室支持,每代首領(即每代張陵嗣孫)皆被賜號為"先生"。如二十四代張正隨,賜號"真靜先生",二十五代張乾曜,賜號"澄素先生",二十六代張嗣宗,賜號"虛白先生"等。其教派獲得很大發展,龍虎宗之名遂著稱於世,與茅山、閣皂山並稱"三山符籙"或"符籙三宗"。
        入元,龍虎宗受到更大的支持。至元十三年(1276),元世祖召見張陵第三十六代孫張宗演,次年,敕封其為第三十六代天師,即正式以官方名義承認張陵子孫的"天師"稱號;又命其主領江南道教。此後龍虎宗每代首領皆如此制,得到皇帝所給的天師封號和管理江南道教的職權。從而使歷代天師的政治地位躍居其他符籙派首領之上,龍虎宗的發展也較其他符籙派為大。這樣,天師和他領導的龍虎宗漸漸成為江南諸符籙的中心。元代中後期,以它為中心集合江南諸符籙派為一體而組成符籙大派正一道。此後,龍虎宗進入另一發展時期。
正一道
        亦稱正一教、正一派。道教後期以龍虎宗為主幹集合融匯諸符籙派而成的符籙大派。形成時間在元成宗大德八年(1304),以該年元成宗封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為"正一教主,主領三山符籙"為標誌。所合道派,主要有:龍虎宗、茅山宗、閣皂宗、神霄派、清微派、東華派、天心派、凈明道、太一道等。從至元十四年(1277)起,張陵後嗣代代被斥封為天師,受命主管江南道教。江南各派的教務大政皆須聽命於天師(全真教之在南方者也不例外),或由天師請命於朝廷(如道士敕封等),使歷代天師逐漸成為江南各符籙派的共主,為組成正一道準備了領袖條件。另一方面,由於歷代天師受到特別尊崇,其所領龍虎宗自然獲得良好的發展條件,特別是它的支派玄教的發展更是規模空前。這又為正一道的形成準備了組織條件。在上述基礎上,個符籙派之間逐漸加強交參與融合,對天師龍虎宗的向心力不斷加強。故以大德八年張與材受命為"正一教主",正一道形成。此後,全國道教皆分屬正一、全真兩大派,明清政府也只承認此兩派。
        集合諸符籙派而成的正一道,以張陵後嗣(歷代天師)為首領,以《正一經》為主要經典。以符籙齋醮、降神驅鬼為主要宗教活動。該派道士允許有家室,可以不出家,不住宮觀,清規戒律不甚嚴格。原諸符籙小派合併入正一道後,由於種種原因,有的小派逐漸與他派融合而絕傳,如閣皂宗、太一道等,有的小派卻在承認正一大宗下,保留著原有小宗的承傳。如龍虎宗、茅山宗、武當道、凈明派、清微派等。它們在明清至民國間各自承傳不絕。只是在明中葉後,因得不到皇室有力的支持,大多式微。
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摘自 《中華道教大辭典》


Copyright © 2015.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禁止複製不當引用 網頁設計 by 網動廣告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