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在加載......
X
 
會員帳號 :
會員密碼 :
忘記密碼  加入會員
分類清單

隋唐五代 首頁 > 道教文化 > 道教人物 > 隋唐五代

王遠知 (528-635)
原籍琅琊臨沂(今屬山東),後為揚州人。又名遠智,字廣德。《唐國師升真先生王法主真人立觀碑》、《曆世真仙體道通鑒》卷二五載:生於世宦之家。年十五,師事陶弘景,得上清派道法。弱冠,又從宗道先生臧矜學,得諸秘訣。遂遊歷天下,後歸隱茅山。專習辟穀休糧、上清道法。陳王詔入重陽殿,在山宣揚法味,開度後學。隋開皇十二年(592),楊廣據揚州,厚禮敕見。大業七年(611),隋煬帝召見於涿州臨朔宮,親執弟子禮,問以仙道事。煬帝歸朝,扈駕洛都,奉敕於中嶽修齋儀,復詔移居洛陽玉清玄壇。唐太宗為秦王時,親授三洞法籙於官邸。太宗即位,以疾固辭還山,時人稱為“王法主”。敕於茅山造太平觀居之,未畢,卒。史稱年一百二十六歲。高宗調露二年(680)追贈“太中大夫”,諡“升真先生”。則天武后嗣聖元年(684)追贈“金紫光祿大夫”,改諡“升玄先生”。著《易總》十五卷。事見《舊唐書•隱逸傳》。 
 
成玄英
唐初陝州(今河南陝縣)人,字子實。通儒經,尤重文字訓詁學。貞觀五年(631)詔至京師,賜號“西華法師”。後流放郁州(今江蘇連雲港市)雲臺山。其於老、莊之學頗有研究,致力於玄理注疏,繼承和發揮“重玄”思想,使“重玄之道”成為唐朝初年道教哲學思想的一大主流。著有《老子道德經注》二卷、《老子開題序訣義疏》七卷;《莊子注》三十卷、《莊子疏》十二卷。(《新唐書•藝文志》、《集古今佛道論衡》) 
 
孫思邈 (581-682)
唐朝華原(今陝西耀縣)人,博通老莊百家之學,尤精於醫藥學以及陰陽、推步、占卜等道術。居終南山,以著述治病為主,後世推崇為“藥王”。宋徽宗追封為“妙應真人”。其醫學理論注重預防為先,食療為主,清心寡欲;同時,注重服氣法中的胎息、內視、閉息、吐氣等四法的修持。著有《攝生論》、《福壽論》、《保生銘》、《存神煉氣銘》、《攝養枕中方》、《千金要方》、《千金翼方》等百餘卷,是唐初著名醫學家、道教學者。(《舊唐書•孫思邈傳》,《新唐書•孫思邈傳》) 
 
潘師正 (586- 684)
唐初趙國贊皇人,一說貝州宗城(均屬河北省)人,字子真。出身仕宦世家。母學識廣博,善言名理,嘗口授《道德經》。事母以孝聞。隋大業間師事王遠知,盡受道門隱訣及符籙。隨之至茅山,居嵩陽雙泉嶺逍遙谷修道二十餘年。上元三年(676)高宗幸東都,禮拜嵩山,召見先生。調露元年(679)高宗再祀嵩岳,迎師入居嵩陽觀。敕於逍遙谷建崇唐觀,於嶺上別起精思院以居之。卒贈太中大夫,諡“體玄先生”。弟子十八人,以郭崇真、韋法昭、司馬子微最著名。(《舊唐書•隱逸傳》、《新唐書•隱逸傳》、《茅山志》) 
 
司馬承禎 (647-735)
河內溫(今屬河南)人。字子微,自號白雲子、天臺白雲子、白雲道士、赤城居士,法號道隱。出生官宦世家。自幼好學,淹通詩書,薄於為吏,喜方外遊。年二十一(668)拜潘師正為師,出家於嵩山。勤學苦讀,以瓦片計讀經次數,深得潘師正賞異。受授《金根上經》,三洞秘籙及服食、導引等修道微旨,成為上清派第四代傳主。後隱居浙江天臺山紫霄峰。則天武后召至京師,與當時達官雅士陳子昂、盧藏用、宋之問、王適、畢構、李白、孟浩然、王維、賀知章交往甚密,時人稱為“仙宗十友”。景雲二年(711)奉旨入宮,以道家“順物自然”,“淡漠無為”等思想為宗旨,向睿宗說教,深受贊許。玄宗時,多次召見,並於大內授上清經法及法籙。工篆隸,諳音律,通藥學,宣導以符水草藥輔佐辟穀服氣修煉法。其道教哲學思想以“道”為萬物之源,以“氣”為宇宙之本,以形神互衛為修習宗旨,兼收佛教止觀、禪定學說,主張去物欲、斷諸緣、除敝病、簡塵事的靜心無欲修道理論,對北宋內丹學的形成有較大影響。是中唐時期道教史上一位重要的道教學者。卒諡“貞一先生”,宋政和年間封為“丹元真人”。著有《修真精義論》、《服氣精義論》、《修真秘旨》、《坐忘論》、《洞玄靈寶五嶽名山朝儀經》、《上清天地宮府圖經》、《上清含象劍鑒圖》等。弟子七十餘人,其中以李含光、薛季昌最為著稱。事蹟見《舊唐書•隱逸傳》、《新唐書•隱逸傳》。 
 
李含光 (683—769)
唐朝廣陵江都(今江蘇揚州)人。本名弘。世代奉道教,其父與司馬承禎為方外交。精黃老術,通服餌之法。幼年頗工篆籀,于隸書尤妙。神龍初(705—707)為道士,師事司馬承禎於王屋山。承禎盡授上清派道法及經文。後居陽臺觀傳授課徒。未幾,以疾歸茅山,潛心纂修經法,著述道書。天寶四年(745)奉詔入京,於禁中傳授道法。七年(748)玄宗受上清派符籙經文於大同殿,尊其為度師,賜號“玄靜先生”,賜法衣一套。卒諡“正議大夫”。著有《仙學傳略》、《周易義略》、《老莊學記》、《三玄異同論》、《本草音義》等。著名弟子有孟湛然、韋景昭、韋渠牟等。(《茅山志》、《李玄靖先生碑》、《唐茅山紫陽觀玄靜先生碑》) 
 
韋景昭 (694—785)
唐朝丹陽延陵(今江蘇丹陽縣)人,字懷寶。吳司空韋慎之後裔。少時精通經史,慕神仙之學,無意功名。及長,出家得度為延陵尋真觀道士,師事包士榮,習靈寶經法。後居長安肅明觀。天寶中(742—756)奉詔侍李含光於茅山興建紫陽觀,因居茅山。大曆初(766—779),李含光授以經籙正傳。景昭篤於道學,雖歷經肅宗、代宗兩朝戰亂,不改其志。貞元元年(785)逝世。享年九十二。敕封為上清仙伯大洞貞元先生,茅山上清派第十四代宗師。(《茅山志》卷十二、陸長源《華陽三洞景昭大法師碑》) 
 
黃洞元 (698—792)
唐朝南岳(今屬湖南省)人。早年雲遊華陽,與玄靜先生為師友,嘗受授行中黃服日之法。後入武陵,居桃源觀。大曆九年(774)徙居廬山紫霄峰,修道山中十年之久。後居茅山,住下泊宮,日誦大洞經,從韋宗師學道。享年九十五而逝,敕封“洞真先生”。茅山上清派第十五代宗師。(《茅山志》卷十二) 
 
張子祥
正一派第十代天師,字麟伯,張符之長子。曾仕隋,為洛陽尉,不久棄官襲教,嗣承天師法位。子祥博覽群書,修養道術,於丹法尤精,能吐腹中丹丸置掌中,亦能回收入腹。繼承天師教法,分遣弟子宣化四方,頗有玄功業跡。元順帝至正十三年(1353),贈封“上清玄妙太虛真君”。(《漢天師世家》) 
 
張通玄
正一派第十一代天師。字仲達,張子祥長子。沉默寡言,靜修符籙道法。時值流行瘟疫,仲達以標植水中,凡汲飲淨水者皆不染疫癘,已病者亦痊癒,求乞符咒者,雲集山門。年九十七而卒。元順帝至正十三年(1353),贈封為“上清玄應沖和真君”。(《漢天師世家》) 
 
張恒
正一派第十二代天師。字德潤,張通玄長子。淹通經史儒書,過目不忘,尤善幻術。高宗召見,問以治國安民之道,對曰“能無為則天下治矣”,高宗甚嘉賞。年九十八而卒。至正十三年(1353)贈號“上清玄德太和真君”。(《漢天師世家》) 
 
張光
正一派第十三代天師。字德昭。張恒長子。少時勵志修行,後棄家修道,居石室達三十年之久,至襲教時乃還家。能辟谷不食,壽百餘歲而卒。至正十三年(1353),贈號“太玄至德廣妙真君”。(《漢天師世家》) 
 
張慈正
正一派第十四代天師。字子明,張光長子。幼時聰穎過人,及長,常以《易》道教人。喜施捨,朝廷累徵固辭不就。精行修煉,能行黃白之術。百餘歲而卒。至正十三年(1353),諡“太玄上德紫虛真君”。(《漢天師世家》) 
 
張高
正一派第十五代天師。字士龍,張慈正長子。天生氣宇超曠,好酒縱飲,一石不醉,性豪放。玄宗召見,命於京師設置壇宇,傳授法籙,冊封漢祖天師號。唐肅宗時,御賜宸翰,以贊天師像。終年九十三。元至正十三年,諡“太玄崇德玄化真君”。(《漢天師世家》) 
 
張應韶
正一派第十六代天師。字治鳳,張高長子。嗣天師法位不久,以正一法印、法劍傳授長子張頤,隱居山中,其博學多才,淹通經史。喜吹鐵笛,聲聞數里。壽九十七而卒。元至正十三年(1353),諡“洞虛演道沖素真君”。(《漢天師世家》) 
 
張頤
正一派第十七代天師。字仲孚,(一作中孚),張應韶長子。事母至孝,遠聞鄉里。曾仕為本縣貴水尉,後棄官襲教職,享年87。元至正十三年(1353),諡“洞虛闡教孚佑真君”。(《漢天師世家》) 
 
張士元
正一派第十八代天師。字仲良,張頤長子。少時博學經史,居上清鄉應天山四十年,後始學道嗣位,修行道法,以符水治病,傳籙於世,以濟度世人。享年九十二。元至正十三年(1353),諡“洞虛明道贊運真君”。(《漢天師世家》) 
 
張修
正一派第十九代天師。字德真,張士元長子。生性淳樸,不喜華飾。人有疾苦,則以木葉為符籙治之,頗有效驗。嗣教後傳籙法以濟人。享年八十五。元至正十三年(1353),諡“沖玄翊化昭慶真君”。(《漢天師世家》) 
 
陳樸
唐末五代人。字沖用(一作中用)。弱冠時德行文妙,才質奇偉。僖宗時避黃巢之亂,入蜀,隱居青城大面山,受道於鐘離權,有內丹道術。其丹法系統完整,借用天人合一、天人相應的觀念,依日月運行,陰陽消息、節候時辰,返還生命的最佳存在狀態。其丹法以中醫臟腑經絡學說為基礎,注重任脈一路的運煉,提出內丹是由人身內心腎精氣交媾而成,人體內部的生命運動是產生內丹的根源。認為內丹的修煉是一個漸進過程。體內精氣神經過一定的量變,就會產生質的變化。超乎常人,就成仙,仙人也是凡人修煉而成的。著有《陳先生內丹訣》行世,書中幾乎不引用外丹術語,托意“望江南”詞,輔以口訣,九轉成道,通俗易懂。 
 
祖舒
唐昭宗時廣西零陵郡人。一名遂道,字昉仲。號昭凝妙道保仙元君。《清微仙譜》載:自幼慕道,及長,出家為道士。至桂陽,遇靈光聖母授以清微自然先天大道,自是或竹釵袒臂、仗劍坐石,或嘯命風霆、飛行人世。後遇太清泰玄文元君授上清、靈寶、道德、正一之旨,祖舒乃總諸家之奧訣,統鎋雷霆變相不一,治清微洞照府,主持教法。後世尊為清微派祖師。 
 
孫智清
晚唐時人。《茅山志》卷十二載:辭家入山,師事黃洞元。大和六年(832)為山門威儀。七年(833)奏請重禁採捕、四時祭祀咸絕牲牢,並奉敕書,立石紫陽觀。與唐武宗有詩詞酬唱。會昌元年(841)上召修生神齋,敕建九層寶壇行道。賜號“明玄先生”。為茅山上清派第十六代宗師。 
 
張諶
正一派第二十代天師。字子堅,張修長子。自幼喜讀詩書,及長,博學多才,攻草隸,為當時通儒。善修辟穀術。唐武宗召見,將欲命官,辭歸不受。唐懿宗時(860—874)命建金籙大醮於京師,因醉酒而卒,時年百餘歲。元至正十三年(1353),贈號“沖玄洞真孚德真君”。(《漢天師世家》) 
 
張秉一
正一派第二十一代天師。字溫甫,張諶長子。其母以夢金龜入腹而孕。及長,目光炯炯有神,夜能視物,能洞窺牆外。常負劍鏡遊歷山川,年九十二而卒。元至正十三年(1353),諡“沖玄紫極昭化真君”。(《漢天師世家》) 
 
張善
正一派第二十二代天師。字元長,張秉一長子。自幼素食,長而好道,遊名山大川。淵默內養,不與物接。壽八十七而卒。元至正十三年(1353),諡“清虛崇應孚惠真君”。(《漢天師世家》) 
 
張季文
正一派第二十三代天師。字仲硅,張善之子。得授諸階秘籙,以傳度弟子,能以符水治病,鄉人重之。享年八十七。元至正十三年(1353),諡號“清虛妙道輔國真君”。(《漢天師世家》) 
 
吳法通 (825—907)
晚唐潤州丹陽(今江蘇鎮江市)人。通儒學,有文才,試舉子第不利,投奔茅山,孫智清度為道士,盡授經法。僖宗乾符二年(875)遣使受大洞籙,尊為度師,賜號“希微先生”。天祐四年逝世,享年八十三。敕封為唐國師希微先生。茅山上清派第十七代宗師。(《茅山志》卷)十一) 
 
張仁表
唐朝人。為左街道士。博學多才,內殿講論,言辭機利,莫能勝之。平日講經,勸人多念太一救苦天尊,頗有靈驗。 
 
劉得常
唐末金陵(今江蘇南京市)人。十七歲作《大道歌》,師事吳法通,盡學其道術。居紫陽觀,二十年不踰戶。敕封“洞微元靜先生”,茅山上清派第十八代宗師。(《茅山志》卷十一)。 
 
杜光庭 (850- 933)
唐末五代處州縉雲(今屬浙江)人,一作長安人。字賓聖,號東瀛子。少年習儒,唐咸通年間,應舉不第,入天臺山修道。僖宗時屢召至京,封為麟德殿文章應制。中和元年(881)避亂入蜀,留成都,事前蜀王建父子,官諫議大夫,戶部侍郎上柱國蔡國公,賜號“廣成先生”。王衍繼位,親授道籙,尊其為“傳真天師”,兼崇真館大學士。後辭官不就,隱居青城山白雲溪。後蜀孟知祥時卒,葬青城山。享年八十四。其於道教教義、經典、教史、法術等多有研究,歸納道教科範儀軌,對金籙、黃籙、玉籙大齋醮法,以及設壇立儀等規則,頗有建樹。有文才,詩文尤佳。終身注釋、整理道教經文,是唐末五代道教學術集大成者。今存其著述二十餘種,散見《道藏》,尤以《廣成集》、《道門科範大全集》、《道德經廣聖義》、《太上洞淵神咒經》、《金籙齋懺方儀》、《洞天福地記》、《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》、《道教靈驗記》、《歷代崇道記》、《墉城集仙錄》、《錄異記》等著稱。(《舊五代史•僭偽列傳》第三,《新五代史•前蜀世家》第三,《資治通鑒•後樑紀》第三、《天臺縣誌》、《曆世真仙體道通鑒》卷四十) 
 
陳摶 (871- 989)
五代宋初道士。亳州真源(今河南鹿邑)人,一說普州崇龕人;字圖南,號扶搖子,賜號“希夷先生”。早年熟讀經史百家之言,兼通醫理、佛學、天文地理。後唐長興中,舉進士不第,遂以山水為樂。後唐清泰年間(934-936),隱居武當山積二十餘年,專習胎息服氣、辟穀導引內養靜功。後晉天福(937- 944)年間,遊四川邛州天慶觀,後歸關中,所修益高,蛻老如嬰。後周世宗顯德三年(956),詔見問以黃白煉丹事,奉對稱旨,封諫議大夫,固辭不受,賜號“白雲先生”。入華山,居雲台觀。太平興國初(977)應詔入闕,九年( 984)再次入闕,深得禮遇,下詔賜號“希夷先生”,賜紫衣一襲。其宗教思想融儒、釋、道三家學說,啟宋代三教合一的思想潮流。傳說嘗作《無極圖》(刻於華山石壁)和《先天圖》,其《無極圖》後被周敦頤演化成“太極圖說”,其《先天圖》被邵雍演化為“象數”體系,為宋代理學的組成部分。其道教丹道思想主張性命雙修,養生內煉,澄思息虛,調氣入靜,順其自然。以傳統的道家學說為核心,吸收儒家、佛教禪定思想,構成一套系統的內丹理論,為宋元道教內丹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礎。著有《九室指玄篇》81章,言導引還丹事。此外還有《易龍圖》、《赤松子八誡錄》、《鉤潭集》、《陰真君還丹歌注》、《人倫風鑒》(又稱作《龜鑒》)等。(《宋史•陳摶傳》、《續資治通鑒》、《太華希夷志》) 
 
王栖霞 (882-943)
唐末五代齊魯(今屬山東省)人。一名敬真,字玄隱。自幼聰潁,七歲時以神童及第。十五歲時博通經史,名著鄉里。天祐四年(907)避兵亂,南渡至壽春,師從聶問政出家為道士,受授道門法籙。後至華陽,又師從道門威儀鄧啟遐受授大洞經訣、玄科秘旨。遂遍游名山大川,於茅山雷平山下良常洞前構廬而居。後奉詔赴建康,對答稱旨,旋加封金印紫授,賜號“玄博大師”,住持玄貞觀。棲霞夙心山林,屢上表請歸茅山。更加“貞素先生”,又贈“洞微元靜”稱號。保大元年卒於玄貞觀,歸葬茅山神室,享年六十二。是茅山上清派第十九代宗師。著有《靈寶院記》。(《茅山志》卷十一) 
 
方貧樂
五代北宋人,祭天蓬元帥為主神,行迢癆之法,濟世渡人。《紫宸玄書》記載:貧樂有道術,每有靈驗,從學者眾,創豐都北帝派,亦稱天蓬派。其後傳法於嚴道性,嚴傳郭應歧,郭傳章元長、再傳章舜烈,至元朝中葉,漸銷聲匿形。  
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摘自 《中華道教大辭典》


Copyright © 2015.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禁止複製不當引用 網頁設計 by 網動廣告科技